今年是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开局之年,也是扎实推进“四大行业领域”整治的关键之年。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,严格按照推进会议要求,把自然资源行业领域整治作为一项政治大事、本职要事、民生实事来抓,坚持以打击防控为基、以强化监管为重、以建章立制为本,系统谋划、精准施策、标本兼治,持续整治行业领域乱象,不断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,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精心谋划组织实施。自然资源领域整治作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内容,我们始终坚持党组统揽、高位推进,持续深化思想认识、强化责任担当,切实做到“三个到位”。一是高位推进到位。始终把行业领域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、摆到全局性工作的突出位置,与当前开展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、违法用地“大排查大整治”等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,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,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,把力量凝聚到省委和市委的具体要求上来。二是责任压实到位。先后多次召开各类会议,传达学习“四大行业领域”整治会议精神,听取工作进展,分析研判难点,解决实际问题;及时制定印发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自然资源领域整治实施方案;市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扫黑除恶斗争政治责任、第一责任,并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指导;市县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执法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扎实做好线索核查、案件查办等工作。三是督导跟进到位。今年以来,坚持每月分类统计涉黑涉恶涉乱和行业领域整治工作数据,对工作推进不力的,及时通报提醒。同时派出督导组,实地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局落实上级部署、行业整治进展、落实“三书一函”意见建议、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工作,确保压力传导到底、责任落实到位。
二、强化行业治理,持续巩固整治成效。坚持检查和打击相结合,结合行业特点,聚焦重攻行业乱点乱象,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。一是扎实违法用地“大排查大整治”。聚焦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整治“回头看”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、土地卫片执法检查、“大棚房”问题“回头看”、文旅康养、国家及省级重点项目用地清查整治、土地督察整改未到位等问题,严格依法查处,分类施策整治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。二是抓实“12345”热线办理。严格落实“12345”热线、政务信箱及人民网留言办理程序,优化受理、转办、反馈、督查、考核流程,切实提高工作质效,确保政务服务热线公众反映问题的闭环处置。三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。紧紧围绕职责职能,强化信访工作措施,以强化自然资源管理秩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,及时化解各种矛盾,同比2020年信访件下降30%,来访起数与人次分别下降40%和下降50%,维护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。
三、坚持依法依规,提升线索核查质效。坚持把问题线索摸排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,在已有线索、摸排新线索、移送线索上下足“三大功夫”。一是在畅通渠道、缜密摸排线索上下功夫。重点从群众反映线索、卫片执法检查、动态巡查发现等入手,清理排查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易发、高发区域场所。二是在规范核查程序上下功夫。始终坚持“问题不查清不放过、结论不可靠不放过、整改不到位不放过”原则,按照“分级负责、县级兜底、应查尽查”要求,采取自下而上、条块结合等方式,聚焦涉自然资源领域的违法犯罪,做到存量清零、动态清零、清仓见底。三是在认真核查问题线索上下功夫。对群众举报、自行摸排和转办线索,按照属地管理、市级核查的方式认真核查筛查,并及时加以处理。
四、注重标本兼治,健全长效常治机制。在积极开展问题排查整治的同时,着力在研究制定出台基础管理制度上下功夫,努力夯实规范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基础。一是主动做好“三书一函”意见建议整改,在认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,逐件制定整改方案,并按要求整改到位及时回复相关部门。二是全面排查行政复议案件,逐一剖析查找复议的高发区和易发点等,并组织开展“以案释法、以案析理、逐案宣讲”活动,做到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、以案促建。三是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,坚持“边推进、边总结、边提高”,全面梳理提炼、归纳总结专项斗争中成熟的经验做法,找准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,堵塞管理漏洞,提升监管水平。
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,但常态化扫黑除恶任重道远。作为行使着“两统一”主要职责的政府部门,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以“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”的政治意识,以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长远眼光,当好自然资源好管家、生态环境守护者、追赶超越保障员,不断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,全力服务和保障好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为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