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进渭南市委会:
贵委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《关于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》(第150号)收悉。首先感谢您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,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:
近年来,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从国家粮食安全、生态安全和战略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耕地保护极端重要性,不断提升各级党委、政府耕地保护的主体意识、责任意识,完整准确全面的贯彻新发展理念,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坚持“保数量、提质量、增规模、管用途、防违法”的工作思路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坚守耕地保护红线,保障粮食安全。
一是科学“划”,注重刚性约束。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,始终坚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第一优先序,统筹布局农业、生态、城镇等功能空间,划定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。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,合理布局建设用地,优化项目选址,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,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用地节约集约。强化规划管控,统筹安排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、乡村建设,减少建设占用对耕地资源的过度消耗。大力推广“亩均论英雄”,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土地,持续推进闲置土地处置,严格落实“增存挂钩”机制,不断提高土地供给质量和效率。
二是严控“占”,确保数量不减。从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两端聚力,全面落实耕地用途管制,建立耕地保护刚性约束机制,我市十多年来耕地面积连续下降的总体趋势已得到扭转。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,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、避让永久基本农田,确保补划地块“在耕在粮状态”。科学实施年度耕地“进出平衡”,严格控制耕地“非粮化”,对耕地转为林地、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,补足同等数量、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。严格耕地“占补平衡”,积极拓宽耕地补充渠道,规范落实“以补定占、先补后占”,确保耕地数量不减、质量不降。
三是规范“补”,强化质量提升。协同涉农部门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”“藏粮于技”战略,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。积极引导粮食生产与特色产业发展,鼓励老旧低效果园逐步稳妥退出发展粮食生产,全市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共计8.99万亩,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一位。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、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,优化农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格局,着力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。
四是严格“管”,压实党政同责。建立市县镇村和网格田长的“4+1”田长制管理体系,落实市县镇村4级田长2204人、网格田长15066人,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、严守耕地红线强化了组织保证。目前已设置镇村田长制公示牌515个、田长巡田3571人次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考核,实行刚性指标考核和“终身追责”。落实耕地保护资金激励,切实调动基层耕地保护主动性和积极性。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突出问题整治,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行为,坚决扭转和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态势。
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2023年8月21日
(联系人:张博 电话:0913-2931510)